2009年3月18日星期三

欧阳明高委员: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振兴汽车产业

“我国汽车保有量刚刚达到5000万辆,人均汽车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但年耗油量却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委员认为,如何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战略目标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抓新能源汽车战略机遇,促进我国交通能源转型与汽车产业振兴。”欧阳明高说,在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实体经济滑坡,传统汽车业遭受重创的背景下,应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  欧阳明高建议,在研发方面应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产业方面全面加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力度,并组建跨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推进产业化。同时,应当以小型电动轿车为重点,推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将此作为“国情车”和“国民车”加以重视和支持,作为下一步产业化重点。并以电动车标准法规为重点,建立自主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开展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修订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和标准法规体系。

高能伽马射线绘出宇宙能量新“地图”

根据美国宇航局所属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搜集的数据,美国一研究小组现正在对宇宙中最极端能量实施有史以来最清晰的观测,描绘出一幅宇宙能量新“地图”,而宇宙“十大高能射线”名单在此基础上出炉。相关报道见近日《每日科学》网站。  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于2008年6月发射升空,这台世界上最强大的望远镜是通过高能伽马射线来观察宇宙的。伽马射线处于电磁波谱图的右侧远端,波长要短于紫外光与X光线,但能量却超过这两者,这使其能对超大质量黑洞、暗物质以及被称作伽马射线爆的神秘爆炸等一些宇宙中最令人费解的现象有更深入的探测。  结合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从2008年8月4日起到2008年10月30日止,历时87天的海量观测数据,研究小组绘制成了一张太空全景图谱。此图达到的效果,相当于将人类肉眼接收可见光能力放大1.5亿倍后接收到的情景。“费米”能让遥远星系中超大质量黑洞喷发的火焰、脉冲星、高质量双星系统,包括太阳系中的球状星团的状况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来呈现,而人们所熟识的太阳,也以一个昏暗的圆弧形呈现于地图之上,其在未来几十年内产生的高能耀斑,能量范围超出之前的所有探测器,只有“费米”可以较全面地观测到。  以此“地图”为基础,研究小组描述出了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能力范围内的205个最亮射线源,并准备随后拟出一份目录。同时高能射线源的“十大”名单出炉,其中五位成员来自于银河系,分别是:太阳;超大质量普通恒星伴一颗超密度中子星组成LSI+61303恒星系统;新发现的脉冲星PSRJ1836+5925;以及被称为杜鹃座里的钻石———球状星团“杜鹃座47”。

科技与环保:盘点数种最新二氧化碳捕获技术

科技能否还我们白云蓝天?  捕碳技术不行?  近年来,一些气候科学家,特别是像美国航天局的詹姆斯·汉森说,这1百万分之385太高了,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减缓二氧化碳增长的速度,而且还要尽快收拾我们已造成的这个残局。这项工作就像是在每100万根麦秸堆成的草堆中寻找385根无形、无色的针。我们找到并取走它们的机会能有多少?  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认为,这几乎是零。他们说,要从空气中消除二氧化碳完全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这需要耗费太多的能源。但这并没有阻挡少数研究人员尝试的脚步。他们争辩说,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很快还会成为一个对付全球变暖的实用武器。总之,他们认为,不想法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这是人类至关重要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汉森是正确的,而且我们也无法再回到从前,再多的太阳能发电和再高的能源效率也救不了我们。我们需要将二氧化碳直接从大气中清除,而且要快。  捕获二氧化碳并不困难。事实上,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有可能将发电厂和工厂烟囱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并深深地埋在地下。2005年,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得出结论,这一碳捕获和储存(CCS)战略很可能将对应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作用。由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大力支持的整个CCS产业,已经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使之成为了现实。  但是,二氧化碳一旦泄露到露天,捕获起来就要复杂一些。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概是烟道中的百分之一,对此IPCC的结论是,就所耗费的能源而言,从空气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是得不偿失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克劳斯·拉克纳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也是IPCC的成员之一,作为一名粒子物理学家,他多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推动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技术。他制定了从空气中消除二氧化碳所需的最低能源的理论值,并认为IPCC的数字是错误的。他说,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确实要比从烟道中需要更多的能源,但两者的差异并不大。  这个计算结果使拉克纳深信,空气滤清器是一个较实用的建议,但他并没能说服IPCC里的同行。为此,他意识到,他必须亲手做一个出来。  拉克纳也确实这样做了。2008年年中,他和他的同事阿伦·莱特用塑料制成了一个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滤清器,并获得了专利。该设备每天能从穿过垂直塑料片间的空气中搜集几十公斤的二氧化碳。拉克纳说,如果给他两年时间,加上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当然现在并不容易得到,他就能建造出一个模型,每天可消除1吨的二氧化碳,正好装满一个标准的集装箱。拉克纳认为,这样的设备很快将会引起那些不得不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配额公司的兴趣,数以百万计的这样的设备最终将会部署以从大气中吸走二氧化碳,这有助于将我们从全球气候变暖中拯救出来。  当然,拉克纳并不是唯一从事捕碳技术的人。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以及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也都建造出了实验室规模的捕碳装置。  甩掉管道的羁绊  如果说人们对从空气中捕获碳的技术越来越关注,这全是因为其潜在优势是如此之大。一方面,空气滤清器可从任何地方捕获二氧化碳,不论规模大小,包括汽车、飞机和供暖系统。这些设备产生了超过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但要完全在排气管或烟道中来进行捕获是不切实际的。更重要的是,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与空气快速混合,各个地方的二氧化碳含量几乎都是相同的,空气滤清器就可以直接放在需隔离的地点。与此相反,对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捕获往往要使用数百公里的管道。就像卡尔加里大学的大卫·凯斯所说的那样,空气捕碳技术和其他的能源经济是相脱离的。  3年前,凯斯和他的学生乔苏阿·斯托拉洛夫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捕碳原型装置,使用的是从燃煤电厂烟尘中去除二氧化硫的“喷雾塔”技术。像二氧化硫一样,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酸性气体,可被氢氧化钠碱性溶液吸收。  凯斯的装置原型是一个内衬聚氯乙烯的、高达4米的厚重卡板纸圆柱体。需要处理的空气从顶端吹入,在那里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空气进行喷淋,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后形成碳酸钠液滴。  这个全工滤清器也可装配在飞机机库,从一端用风扇鼓入空气穿过由天花板的喷嘴中喷出的氢氧化钠薄雾。地板上的水渠将收集碳酸钠溶液。  这个系统虽然能工作,但要耗费巨大的能源。在这个过程的最后,碳酸钠需被变回氢氧化钠,虽然氢氧化钠并不贵,但还没便宜到能承担得起只用一次就废弃。这需要一个加热到900°C的炉子。凯斯认为,他能将所需的能源减半,削减捕获并吸收二氧化碳的整体成本至每吨100美元左右。虽然这要比污染者根据欧盟排放控制计划支付的罚款高出很多,但一旦各国政府严肃对待气候变化,罚款也许就远远不是目前的数目了。  凯斯承认,空气滤清器永远不可能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最经济方式,但他认为我们也许不管怎样都得使用他们。  在凯斯忙于调整其现有技术的同时,其他研究人员也在寻求更创新的技术。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专长研究太阳能技术的艾尔多·施泰因菲尔德,在参观了拉克纳的研究所后,对空气滤清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说:“我们决定,将用太阳能技术来做到这一点。”
巧用阳光来除碳  ETH的概念是一个改良型的能源发电技术,称为集中太阳能发电,主要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沙漠地区。这样的发电站包含日光跟踪镜,这些镜子可将日光聚焦产生蒸汽来驱动发电机。施泰因菲尔德解释说:“我们将锅炉移走,然后将太阳能反应器放在那里,这样,我们就能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去除。”  施泰因菲尔德的反应器是一个装满氧化钙颗粒的透明管子。桌上型版本中的管子只有几厘米高,并用弧光灯代替日光。当管子被加热到400℃时,与少量蒸汽混合的空气被泵入,并由下而上地穿过这些颗粒。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施泰因菲尔德说:“当空气离开时,那里就没有二氧化碳了。我们可将1百万分之385的二氧化碳含量几乎变为零。”  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里,颗粒大多转化为碳酸钙。此时,施泰因菲尔德关闭进气阀,加强了光度,将反应器中的温度提高到800℃。这可将二氧化碳作为一股纯气流分离出来,并被送去隔离,用以把碳酸钙转化为氧化钙。研究人员已将他们的反应器运行了5个吸收和释放的循环,而性能并无下降。施泰因菲尔德认为他的装置可按比例放大,从大气中去除大量的二氧化碳,但他尚不清除去除每吨二氧化碳的成本是多少。  利用日光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去除,明显要比凯斯的炉子具有优势。但是,拉克纳认为,如果你打算要将沙漠充满太阳能聚光器,这可能要比只是将日光变为电力更具环境意义。  拉克纳的策略是要降低从空气中带走二氧化碳所需的能源使用量。他和他的同事尝试了各种不同的设计,但是这些设计的核心是离子交换树脂,这是一种可浸渍在氢氧化钠中的聚合物。钠离子紧密附着于聚合物,但氢氧化物是松散的,很容易被二氧化碳取代,二氧化碳跟钠结合就会形成碳酸氢钠。拉克纳说,卡尔加里的装置基本上也是基于同样的化学原理,但由于树脂片的表面积要大得多,因此反应也要快得多。  这种树脂还有第二个主要优势:潮湿时会变形,降低了其与二氧化碳的亲和力。拉克纳说:“这样,我们只需加些水,就可以推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卡尔加里大学和瑞士理工学院的空气滤清器需要900℃的温度才能再生其二氧化碳吸收材料,但拉克纳的设计在40℃的条件下就能做到这一点。拉克纳正在对极少量的能源进行处理,不过处理每吨二氧化碳的成本到底有多少,他还没有作出详尽的分析。  但他认为,该项技术将廉价到足以适于商业化应用。水果和蔬菜种植者经常在温室中利用大量的二氧化碳来使空气富营养化,生产每吨产品需要额外支付300美元的成本。拉克纳认为,将其空气滤清器直接连到温室就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微型温室  拉克纳的示范装置其实就是一个大约1米长的微型温室。一端附有装满离子交换树脂的塑料管,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当大部分氢氧化钠树脂转换成碳酸氢钠时,拉克纳就排空管子,将管子插入温室中的潮湿空气中,此时二氧化碳可快速释放到温室中。该装置每天可产生1公斤左右的二氧化碳,这将转化为温室中番茄植株的生物量。  油气公司也常成吨地购买二氧化碳来冲刷废弃油田中的石油。拉克纳估计,滤清器每天捕获的二氧化碳达到1吨之时,也就是他的滤清器在油气和园艺市场大展宏图之时。但他此刻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等待风险资本来建立一个日产1吨二氧化碳的原型装置。由于缺乏投资,一家准备将其成果进行商业化的小公司最近终于关张了。  使用空气捕获技术来应对气候变化正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只有等到政府为碳投资设置一个合理的价格,该项技术才能起飞。如果这样的情况一旦成为现实,就可能开辟出一个新的潜力巨大的市场:从稀薄的空气中合成燃料。凯斯说,将捕获的二氧化碳和氢混合就可以制作出燃料。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制作的燃料不会导致净排放量,因为他们释放的二氧化碳本身就来自空气。  当然,希望还在。如果我们能及时大规模转换到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那么避免气候危机还为时不晚。但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空气滤清器也许可以成为最后关头的生命线。不过,这也将是一件艰巨的任务。按照目前的排放量,我们将需要每天2000万吨吸收量的滤清器装置,才能吸收运输部门排放的二氧化碳。  1百万分之385:这就是我们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虽然这比人类将事情弄糟前只增加了1百万分之100,但极地的冰盖已开始融化,气候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植物动物正在向两极迁徙以找到舒适的存活区域。如何处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成了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天津有望成为中国硅谷

“我赶上了天津滨海新区腾飞的好机遇。”南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这句话。  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  2008年,滨海新区各项发展指标都创造了近十年的最好水平。2008年,该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02亿元,增幅达23.1%,当年净增738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7616亿元,增幅为29.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0亿元,增幅为43.2%;港口吞吐量超过3.56亿吨,万元GDP能耗降低4%。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提出,经济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加快滨海新区建设是党和国家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3月9日,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工委书记和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苟利军,在两会期间天津开放团组活动中详细介绍了滨海新区目前的发展情况。  一是全面推进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天津市组织国内外优秀团队进一步完善滨海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新编制了3个重点地区的规划、8个产业功能区的规划,以及12个专项规划,使天津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每一块土地都有规划,为大规模建设创造条件。  二是全面推动高端化、高值化、高新化产业结构的形成。“我们主要是抓大项目、好项目。”苟利军介绍,滨海新区正在建设的单个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就有375个,今年滨海新区要完成1150亿元的产业投资。2008年已完成的空客大飞机、150万吨冷轧薄板、5000千伏的超高压电缆等96个大项目,均将在今年投产、达产,今年还有风力发电等173个重点项目将要竣工投产。此外,滨海新区的直升飞机的研发研制、大推力的火箭等15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形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八大优势产业。  三是全面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多条腿走路。近年来,滨海新区正在着力建设12个国家级的产业开发的平台、10个业技术研发中心、15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今年滨海新区将建设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千万亿次计算机等16个国家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此外,还有化学原料药、中星微的数字安防、38个省部级研发转化项目等。“我们现在的高新技术的产值已经占到工业总产值的48%。”苟利军说。  四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中央赋予滨海新区的任务——服务于整个环渤海和整个北方的发展,建立沟通中西部、联系南北方重要的基础设施,天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3年建设计划,总投资要达到3200亿元,这些都是关系到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今年将要完成1160亿元。  五是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自国家批准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后,滨海新区制定了3年实施方案,确定了10个领域、20个重要项目、50个具体事项。  六是全面推进功能区的开发。正在开发的有开发新区、滨海高新区、临港工业区等,总的功能区开发是550平方公里,每个区都有鲜明的产业定位。  中星微电子董事局邓中翰介绍,饶子和在与他聊天时认为,南开大学等在未来环渤海经济区和未来滨海高新区的发展中,将能发挥到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成就硅谷的作用,他相信,滨海新区同样能像旧金山湾区一样,发展成为以高科技为主的硅谷。  2008年,南开大学与滨海新区的合作不仅项目大增,而且对滨海新区展开了全方位的服务。南开大学还集中校内外的智力资源专门成立了滨海开发研究院。  无独有偶,同处一城的天津大学也在积极动。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天津大学正在筹建滨海工业研究院和航天航空研究院。  “这是一种创新探索,我们将滨海工业研究院和航天航空研究院建在临港工业区,建在工业园而不是大学校园里或校园周边,我们面向工业区里共性的技术问题,面向工业需求,与工业联手攻关。”龚克在谈到高校如何为滨海新区的创新发展服务时说,他们一方面积极与滨海新区发展的需求对接,另一方面加大滨海新区发展的创新含量,此外,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

苹果iPhone3.0今日亮相 添加语音识别功能

苹果称,计划在今天(周二)在总部发布新一代iPhone 3.0系统。
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上周在发给分析师和媒体记者的一份电邮中称,将于本周二公布其更新后的iPhone的软件开发套件,以及iPhone软件开发者工具包的升级版,是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编写应用程序的独立装置,并将在总部举行活动介绍该全新的iPhone 3.0操作系统功能。  
美国投资公司考夫曼兄弟公司分析师吴肖(Shaw Wu)在给投资者的通知中称,上周iPod shuffle的新设计包括了“会话”功能,是iPhone的一个新功能。需要指出的是,iPhone有可能添加语音识别功能,方便用户驾车时使用。此外,可能的新功能还包括为用户提供苹果网店的更好导航服务以及新款iPhone Safari浏览器。
Piper Jaffray的分析师Gene Munster称,对于苹果而言,任何一项更新的宣布都是非常重大的,同时他还预计苹果会推出大众搜索或者全新用户界面等新功能。

PC硬件消费升温 国外品牌产品占主导

随着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及消费结构的调整,消费者对PC的消费欲望已经从购买新整机变为购买硬件升级旧机为主。上周,在国家电子信息振兴计划的提振下,计算机硬件板块成交量为2301071股,较前一周上涨2.75%。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外硬件厂商的市场策略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原来区分明显的品牌定位在特殊的市场环境下,出现了一线品牌将部分产品价格下调来抢占二三线品牌市场的现象。这将对国内PC业或形成大规模的冲击。
PC硬件消费升温
现在,很多消费者的电脑已经到了该更新换代的时候,但是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消费者又希望尽量节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选择更换已老化的电脑硬件,对电脑进行有限的升级。
近段时间,在DIY硬件市场上,除CPU由于缺货原因涨价以外,主板、显示器、显卡、硬盘等硬件产品均处于大幅降价的状态,这给那些需要购买零部件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实惠。
对于国内硬件厂商来说,除了经济的低迷外,硬件产品本身也面临着自身的发展瓶颈。事实上在进入新世纪后,PC硬件逐渐低成本化,国外硬件厂商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价格上都占据了优势,在市场上独占鏊头。
国外品牌优势明显
随着PC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价格也进一步降低,国外品牌加快了对我国PC硬件市场的“蚕食”力度。
以CPU为例,近日,AMD在北京正式发布45纳米羿龙II桌面处理器,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其性能提高达20%,运行时功耗降低40%,空载时功耗降低达50%。
除此之外,AMD全球产品市场总监Steve Zika表示,AMD对于用户的超频行为没有任何的限制,不仅限于高端产品线,将逐步在所有的产品线上把超频的限制全部放开。这对国内PC业或形成大规模的冲击。虽然说在处理器方面,“龙芯”已经起到了标杆作用。但是,在英特尔、AMD“横行”的时代,“龙芯”的作用极为有限。
而在国内厂商具有一定优势的PC硬件领域也受到了过外厂商的严重冲击。根据专业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发布的08年Q4数据显示,中国的显示器市场在这场经济寒冬中可以说是异常坚挺,出货量相对于前一季度和前一年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已经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显示器消费市场。即使是这样,在显示器市场上,国内品牌也没有占据优势。
国产硬件需提升竞争力
目前我国号称世界水平的技术或产品为什么只能存在于实验室里?因为科研和市场的脱节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龙芯”等硬件产品都面临如何将实验室的产品市场化的问题。
事实上在目前国内众多的硬件企业中所“擅长”的均为产品制造这一环节。而品牌、设计、渠道、市场占有和资金流向均为外资企业所控制。虽然国内也涌现出一些类似京东方这样的国产面板厂商,但国内厂商的出货量占全球市场出货量的份额还不到5%,在技术上和国际厂商也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市场上,国内硬件厂商的市场占有率有限,本土品牌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牢牢抓住二三级城市及农村市场,打造适合用户的产品及合理的价格,努力开拓市场是当务之急。从长远来看,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是最终解决之道。

苹果Mac全系列产品将采用GeForce GPU

NVIDIA(英伟达)公司于今日正式宣布,苹果公司的Mac全系列产品现在全面采用GeForce(精视)GPU,以期为Mac用户带来出色的计算体验。今天由苹果公司发布的新闻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想要加速高清视频、图像编辑、视频转码等最流行的视觉计算应用程序以及众多游戏,用户必须拥有一颗NVIDIA GPU(图形处理器)。
苹果公司于今日正式宣布其新版iMac以及Mac mini机型现已配备了屡获殊荣的GeForce(精视)9400M GPU(图形处理器)。MacBook系列产品所配备的具备集成系统核心逻辑的GPU也是这款开创性的NVIDIA图形处理器。此外,24英寸iMac现在可以选配GeForce(精视)GT 120或GT 130 GPU(图形处理器)以提供额外的图形动力,带来超爽游戏体验。
苹果公司零售店销售的所有MacBook以及iMac计算机将仅配备GeForce(精视)GPU(图形处理器)。
苹果公司今天还推出了一款全新的Mac Pro机型,该机配备了搭载512MB GDDR3显存的NVIDIA GeForce(精视)GT 120高性能显卡,该显卡的性能是上一代系统图形性能的3倍。